你怎么看待茅于轼说的"保护耕地导致房价大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3:00:47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教授在会上指出,国内已经解决了粮食的生产和分配问题;国外有足够的粮食生产和全球化的市场。发生饥荒的可能性即使不等于零,也是微乎其微的。“可是我们的粮食政策还立足于饥荒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假定上。目前保护耕地面积政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房地产的价格大幅度上升。”。。。。。。。。。
原文地址:http://finance.icxo.com/htmlnews/2008/12/25/1346075_0.htm,看完后大家都说说吧,我是很奇怪茅于轼是不是老糊涂了。

我实在不愿骂一个老人,可是现在也不得不骂,茅于轼真是无耻之尤。他的“研究成果”若对当今政策有什么影响,后果可想而知。

他在放屁,他在为开发商做辩解 房价高明明是商人追求暴利的结果反而归罪于保护耕地 大家说头疼能该蛋子什么事 如果中国耕地保证不了 那国家安全直接受到威胁了 俗话说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国家的安全和开发商的利益比孰轻孰重 中国就是这样祸国殃民的败类太多了 GDP连年涨 老百姓却没看见宽余到哪 真是太可怜了 同意枪毙他的顶我

我觉得他作为中国一个久负盛名的经济学家,提出的观点我们首先要找寻其中的合理性。经济学家注重效率,而社会学家和我们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大多数人则希望看到更多的公平,关注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不一样。
按照供求理论保护耕地确实造成土地价格的上升,但中国的粮食问题是否如他所料的如此乐观,问题很复杂,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指出目前全国年产粮食5亿吨,仅仅只是能够基本保证我国人民的用粮,并不是很充裕,而且我国巨大规模的粮食产量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在国家提供极大政策扶持的前提下实现的。这种大量分散的小规模农户提供粮食基本供给的粮食生产供给模式存在巨大隐患,只要国家政策稍有改变或农业经营环境稍有不利变化,粮食产量就会大幅度缩减,粮食安全问题立即就成为中国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那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满足中国粮食供应。特别是在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是很好,中国又成为美国潜在竞争者的情况下,中国发生粮食危机,世界都会对中国封闭粮食出口的大门,那时中国的稳定都成为问题。中国有再多的外汇恐怕也不能从其他国家购进粮食。我比较倾向这种观点。
对于茅于轼观点的提出,有人说他研究这个课题的资金来源有美国政府背景的公司,认准他里通外国,肆意谩骂。我觉得这只能作为一种猜测,不能作为事实。最起码他为控制房价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观点供我们分析选择。我看过他的一些文章,觉得观点中肯。比如“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我觉得他表达了对私有财产的尊重和对社会公平的重视。也看过他写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觉得受益匪浅,为我们在商品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树立一种正确健康的道德观念给予很多启发,我也隐隐在作品中看到作者的情操高尚。虽然作品的伟大和作者的伟大不能划等号,但我仍对他很是尊重敬佩。对他观点的不能接受大家可以讨论,批判,但我不愿意对